手机端
当前位置:主页 > 麦隆行动 >

郑州5年海绵城市建设失效了?专家:这个观点有失偏颇

一场千年难遇的暴雨,让位处黄河中下游交界地的郑州成为全社会的关切,也引起人们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关注。

作为河南省“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郑州已经建设近五年。今年5月郑州日报的一则报道称,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郑州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那么,郑州的海绵城市建设又为何没有防止灾难发生?

“这次降雨千年一遇,一天降了去年全年1/3的雨量,这时候如果只谈工程方法、设施建设标准,是脱离实际的,脱离了时间尺度和风险概率的,重要的是救灾。对于千年一遇的灾害来说,我们不大可能通过日常防范来抵御,尽量做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市政院副院长吕红亮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表示,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郑州处于内涝多发地带。在中国境内,副热带高压一般上至黄河流域附近。今年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非常强盛,形成了强降雨,而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地势相对较低,黄河在郑州已经成了悬河,增加了排水困难和抵御雨洪风险的难度。

在他看来,“郑州内涝是其海绵城市设计失效”的观点有失偏颇。“事实上,郑州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是和其城市规模相匹配的,如果按照此次极端情况来设计,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7月20日,车辆在郑州街头涉水前行。新华社图。

根据住建部印发的《防洪标准》(GB50201-2014),在城市防护区,常住人口大于等于150万人,当量经济规模大于等于300万人的地区,属于一级防护等级,防洪标准(重现期/年)为至少超过200年。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郑州以1260.1万人的常住人口数量,跃居全国城市第十位、中部地区第一,属于该类防护等级。

2016年,郑州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7年发布《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在水安全方面,标准为:城区与航空城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的内涝防治标准为20年一遇。规划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郑州气象”官方微博消息称,郑州市气象局对这次出现的特大暴雨做了数据上的梳理和统计: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了617.1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小时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现期通过分布曲线拟合来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但从规划角度来看,还是有改进空间的。”一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城市规划时,每个城市会根据往年的降水量作为参考,来界定其地铁建设的降水施工方案。对于人口密度增加快、工程建设强度高的郑州而言,其城市的地面蓄水空间还不够,城市轨道建设的降水预期标准还需定的更高、更新的更及时。

“但标准的更改,牵一发而动全身。建设、改造成本高,需要多部门统筹。”该教授进一步表示。

该教授还表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对土地开发程度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土壤涵水能力下降,土地硬化率提升,当暴雨来临时,瞬时地表径流增大,内涝风险增加。

吕红亮也认为,对于城市规模已发展为特大、超大级的城市而言,由于人口集中、资源集聚能力强,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暴露度高,损失大。

“这就意味着,该类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尽量维护水文过程,预留雨洪调蓄和行泄空间,而不是挖湖造景,使原有的湿地坑塘遭到大量挤压蚕食,该有的绿廊绿楔所剩无几,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损失越大。”吕红亮说。

在灾害难测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灾后损失呢?

“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适度冗余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吕红亮称,具体来看,可以通过预留预控防护空间、雨洪空间、减灾空间,降低城市密度和城市暴露度;通过适度冗余的设施建设,提升防御水平;通过在新城新区适度提高建设标准,包括提高城市标高,扩大行泄通道预留、提高排水管网能力并推动低影响开发。

“新城新区由于规划得当,在灾难来临时受影响比较小。比如此次的郑东新区和2018年7月24日天津遭受台风过境时的中新生态城。”他说。

除了规划方面要防控在前、减灾在后,受访专家均表示,还应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例如,通过扩大气象临报的覆盖面,在可能的重大灾害来临前,提前预警,做更宽松的更保守的预案,如当天临时居家办公,停止重大公共活动、会议,做好强排设备、抢险队伍提前到岗等。

“应急治理也应兼顾更大范围,并有所侧重。”吕红亮解释说,这次的降雨中心并不在郑州市中心,而分散式的小县城或因低密度被忽视了,但其设施水平相对较低、脆弱,应急响应能力弱,同样可能导致相对较大的损失;而在老城区,设施存在短板,基本的管网体系、海绵化的改造尚未完全落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减灾的可能性。

吕红亮认为,各地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应聚焦于如何融合该城市的生态建设模式和城市更新模式,因地制宜,建设防洪体系和开展内涝防治工作。“要想系统化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要进行全域和流域两个尺度的同时治理,即是根据全域尺度,强调大型行泄通道、留足调蓄空间,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做到上下游体系的协同;另一方面,需推动低影响开发模式,从而在大灾时降低再损、小灾时有效防范。”

前述教授介绍说,上海正在苏州河下建设海绵城市深层地下储排水系统,将“排水”思路转为“蓄水”,以 “移位峰值调制和存储”。这一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可以缓解降雨高峰期,由于雨水量过于集中而无法排水的难题。“地下储排水系统投入成本高,建设难度大,设计标准和参数也在摸索中。但从东京、大阪等地的经验来看,是值得投入的。”

分享至: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相关阅读

鲜如 人生 上空 动物园 炙热 接见 仍在 可能 载人

推荐阅读

今日快讯

阅读排行榜